第五章:混乱 (1)(21 / 24)
一个叫石塘的海边小镇,千禧年时,小镇被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一致公认为整个大陆地区最先看见千禧年第一抹曙光的地方,由此引发了一股旅游热潮,背着背包,拿着照相机的游客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都派出强大阵容做现场采访,让这座昔日宁静的临海小镇着实风光了一阵,所有的旅馆爆满,镇上家家户户都变成了家庭旅馆,一个床铺每日收一百元,发了一笔“千禧财”。
现在,一切复归平静了。
小芳的话很实在,即使看见了千禧年的第一缕曙光,那又怎么样?破产的照样破产,得病的照样得病,离婚的照样离婚,煤气中毒的照样煤气中毒。
在上海生活了三年多,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上海话基本能听懂,也能说上两句。
侬好(你好)、野饭吃过伐?(晚饭吃过吗?)
今朝碰到赤佬了(今天见鬼了)、侬好翘辫子了!(你去死吧!)
前两句是问候,后两句是骂人。
小芳跟两个小姐妹合租两室一厅,住的还算宽敞,只是女孩子在一起,时间一长难免起点小摩擦,就连洗发水瓶子上都要做记号,以免被别人偷用,对此小芳很看不惯。
小芳一边吃一边诉苦,汪总一边听一边吃,不时插上两句,离开火锅店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很亲密了,小芳挽着汪总的胳膊,在徐家汇的太平洋商厦逛了一圈,汪总帮她买了一双Clarks凉鞋,打折后也要人民币七百多,这算是小芳的鞋柜里最昂贵的一双鞋了,离开商厦的时候,汪总觉得小芳挎着他胳膊的手更有力了。
两人乘上出租车,直驶向汪总的公寓。
小芳把头靠在他肩膀上,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灯红酒绿,满脸的陶醉。
对小芳来说,手无一技之长,又没有漂亮面孔,却迷恋大城市的生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找一个男人依靠,哪怕是个有家的男人,象汪总这样,老婆孩子都在深圳,他独身在上海打拼,上班再忙,下了班也会寂寞,这样的男人,比那些不成熟的大男孩可靠得多。
汪总承认,若在平时,私生活还算比较检点的他,是不会在初次约会后就把女孩子往家里带的,但今晚不同,他特别兴奋,有一种大难不死、化险为夷的感觉,他要享受生活,享受女人,哪怕她长着一只讨厌的鼻子。
汪总的公寓在虹口区,靠近北外滩,站在十二楼的阳台上,可以看见蜿蜒的黄浦江,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