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最后一站(二)(3 / 5)
改变战事的结局。
潘峦清冒着战火巡视前线,鼓励着每一个遇见的军官和士兵,告诉他们此战我们是必胜的,敌军现在的猛烈进攻不过是最后的垂死挣扎而已,只要等我们浮桥架设成功,后方的大量主力部队和补给渡江后,那么就能够迎来彻底的胜利。
第十七旅正在用尽自己的最后一丝精力抵挡着皖军进攻的时候,北岸的孟恩远也是走到了江边,在他身旁的乃是特遣工程团的团长方必云。
“上校,你的浮桥还要多久才能够搭建完毕?”孟恩没有太多的客气,一上来就是直接问方必云:“我需要你给我一个准确的时间,你要知道,我的部队已经是全部准备妥当,就等着你的浮桥了!”
方必云听罢后朝后略微看了看,在他们的身后是数以万计的第四军士兵们还有数以万计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的民夫,这些人从今天上午就已经开始做准备,就等着浮桥架设成功的那一刻了。
只要浮桥一架设成功,那么这些人就能够迅速跨过长江,大量战斗兵员过江的同时,还会把大量的弹药、补给送到对岸去。
目前奉军囤积在和州方向的总人数是相当多的,除了第四军固有的野战部队人员外,还有军需部组织的一样一万余人民夫,这些民夫将会跟着第四军一起渡江南下,为第四军提供长江以南的运输补给任务。
实际上,为了支持第四军的南下渡江作战任务,动员征发的民夫远远不止万人,和州位于长江边上,距离他们最近的补给中转站信仰足足有好几百公里呢。
奉军为了弹药、粮食等运输到长江边上,特地开辟了汝安补给线,为了给第四军提供弹药的补给,军需部又是开辟了六安到和州、滁州到和州这两条路上运输线,往返在这两条补给线的民夫数量超过五万人。
其实这个数字都算是小的了,为了维持整个奉军能够顺利发动江南战略,军需部在江北、河南、山东等地,包含铁路运输、海运、河运、陆地徒步运输等方式在内,一共投下去将近三万多人的现役后勤部队以及超过三十万人的民夫。
为了保障上述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奉军投入了第三军全部以及数十个超过三万人的巡警部队。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战争,后勤永远是第一位,尤其是这个时代,再优秀的战术都是建立在后勤充足的基础上。
具体到现在的渡江战役,奉军为什么着急架设浮桥,还不是因为有了浮桥后能够便利的把大量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