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统筹全局(2 / 4)
旅是否真的具备担当首批强渡部队的重任。
当他详细了解了整个第十七旅后,他才是在孟恩远的这份请求电报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别看赵东云只是做最后的一个简单决定,但是为了做出这个决定,他的工作量是不逊于任何一个作战处的作战参谋的。
确定渡江计划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居仁堂的军情会议室里,不是商讨军情,就是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接见大量的将领人员。
就和他现在做着的事情一样!
自从昨天和州那边的第十七旅发起渡江战役以来,赵东云就和统帅部的十余个高级将官,核心的十余个作战参谋一直待在军事会议室里。
那些参谋们,尤其是通讯科的通讯军官不断的拿着各种电文走进走出,然后在隔壁的电报房里向全国范围的奉军发布各种各样的命令。
虽然说渡江战役一开始只是第十七旅在行动,但实际上为了配合和州、当涂一线的渡江战役的,全国范围内的奉军都是行动了起来,河南方向的第三军加强了京汉线的防务,尤其是信阳、石家庄、郑州这三个战略要地的奉军部队,已经处于全面戒备的状态,防止已经表面上和奉军达成了联盟协议的吴凤岭、王士珍突然发难,进而进攻可以称之为皖北方向作战奉军生命线的京汉线。
奉军不仅仅防备着吴凤岭和王士珍,同样还严密关注并防备着外国可能出现的干涉军,驻防东北的第十混成旅早早就收缩兵力,退守沈阳,打算利用这几年来构筑的大量防御工事以防御可能出现的日`俄干涉军。
天津和京师方向的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九混成旅同样是严密戒备着天津方向的各国动态,此外第一骑兵旅也是提前结束了在蒙古方向的剿匪、平叛任务,进而回防京师一线,以便随时增援天津或者东北方。
至于蒙古方向的剿匪以及监视当地王公的任务已经是移交给了多个巡警骑兵营以及两个巡警步兵团来担负。
说到这里,得提一提19o6年1o月前清王朝垮台后,诸多蒙古王公萌发了的心思,不过当时的王英楷也是一个传统思想极为浓厚的人,他不管俄国人的反对直接派兵到蒙古转了一圈,然后剿杀了一批蒙古王古支持的马匪或者叛军后,就是顺利平定了蒙古的思潮,俄国人那边虽然说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但是那个时候俄国人刚和日`本人干了一架,连伤口都还是学淋淋的没添好呢,那个时候北洋四大军阀已经达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