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 ~读史越读越糊涂~(2 / 4)
也真是敢胡扯,可是也不晓得编书地是没脑子还是心里不忿故意留下线索。后面又写道,自打应州战役打完以后。赫赫有名的鞑靼小王子再也不敢深入明朝境内。难道只死了十几个人,这位多次侵扰明朝,把大明的名将个个都打的灰头土脸的小王子就被吓住了?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可信的,比如明朝地时候,大臣经常把皇帝弄的下不来台。前几天辜鸿铭曾经大谈明朝大臣的风骨,面对朝廷的廷杖毫无惧色。结果被李叔同当时就给驳斥了,那也叫风骨?自古刑不上大夫,士可杀不可辱,砍头不要紧,打屁股绝对不行!
一群大臣被脱了裤子打屁股,还把棒疮留下地伤疤当勋章炫耀,这就算文人的骨气了?
李叔同直接告诉辜鸿铭,如果换了唐宋,把李白、杜甫、欧阳修、苏东坡脱了裤子打屁股,这几位爷爷肯定学屈原,宁可跳河死了也不受这样的屈辱。
看的史书越多,越觉得中国历史从宋朝以后,一天比一天黑暗,也一天比一天保守。汉唐那种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度被狭隘、愚昧、残忍代替。历史上最出名的老实人宋襄公被无数后人嘲笑,可是却没有想过,小小地宋国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如果靠武力地话,宋国还够齐、楚、晋等强国当点心的,有时候,道义和理想也是一种武器。但是史书上地只言片语中,在重重迷雾和黑暗中,人性的光辉也在闪耀。明武宗地时候,万贵妃跋扈,武宗的妃子只要有身孕的,都被逼堕胎。而一个宫女偶尔被武宗临幸,生了一个儿子,可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选择性的失明了,连万贵妃派来的人都装看不见,低等太监和宫女用微薄的俸禄将这个孩子养在安乐堂。如果这件事情被万贵妃知道,这些人都要没命的!可即使是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依然在皇宫大内被所有人保守着,直到这个孩子六岁的时候,才被一个太监冒死讲给了明武宗。^^^^
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而他们在宫里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抗的却是能轻易废掉皇后的万贵妃,而且这个秘密很难保守,可他们却成功的做到了,这也不啻是奇迹了。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成为明朝一代最贤明的君王----明孝宗!
正德皇帝在应州之战中,指挥若定,显示出一代名将之风,可是历史上他是不称职的皇帝。
明熹宗心灵手巧,即使是能工巧匠做木匠活、搞建筑设计也不能和他的水平比拟,可他死了不到二十年,明朝就灭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