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 ~枭雄~(2 / 5)
打起来,就占据了道义。管它是真抗俄还是假的,起码能振奋天下士子学人之心,有了这一条,你找一百个大才子也斗不过他!梁启超你是知道的吧?那是何等样的才学,可是现在他在日本办报纸,弄的灰头土脸的,他那杆大笔何等厉害啊!你还能找到超过梁启超的?”
“哦。那是为什么?”徐世昌一愣。他是翰林出身。对梁启超地文笔了解地非常清楚。绝对是笔杆儿横扫五千军地厉害角色。居然还被人整地一鼻子灰?
袁世凯把雪茄烟放下。拿起一个西洋杯子喝了口咖啡。然后又道:“孙文也在日本办了报纸。和梁启超打擂台。你是知道地。孙文手下地几杆笔。也都还算是不错地。可是比起梁启超来。那是拍马也赶不上。可就是这么几块料。就把这个大才子梁卓如弄地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为什么呢?因为孙文占了四个字:排满革命!菊人啊。你可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啊。那是一字万钧。现在日本留学生中间。排满革命如同金科玉律。就好像和尚们念阿弥托福。一个字都改不得。任你说地舌灿莲花。呵呵。人家地回答永远就是这四个字:排满革命!
现在海外地学子就认这四个字。人家才不听你说什么道理。就好像和尚念经。阿弥托福是个什么道理啊?可是你对和尚说。你念地不对。改改吧?会有用吗?现在地杨士琦举着抗俄地旗帜。就好比是和尚念地阿弥托福。和孙文地排满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老百姓才不问这个抗俄是真地还是假地。这个俄国要如何地抗。抗了以后后果怎样。你现在说这些道理。国人听都懒得听。人家就认这抗俄二字。菊人兄啊。你说说。咱们现在到哪里和他们说理去?”
徐世昌脸色灰暗如铁。似乎也冷静了下来。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地泪痕道:“那咱们如何应对?既然报纸舆论对咱们如此不利。要不。咱们可学庄虎臣、杨士琦他们。咱们也宣战?反正朝廷也管不到咱们这里。”
袁世凯苦笑道:“菊人兄。要是能宣战。我头一个宣战。还能轮到庄虎臣、杨士琦了?可是咱们这里不比甘肃也不比上海啊!庄虎臣在西北根基深厚。六镇十万大军姑且不论。前面还有小日本打前锋。给他顶着雷。就算俄国人在陆战中。灭了小日本。也是强弩之末了。姓庄地能坐收渔人之利。正好成就他地名声。如果小日本胜了。那就更好办了。日本人地枪子、粮食都靠他庄某人供给。一旦掐死了供应。小日本就是死人。他是左右不吃亏。杨士琦那就不用说了。上海那还能算是大清地地界吗?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