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 ~国家与国民~(8 / 10)
大人在甘军出征的时候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军人都是有罪的。这个话我很赞赏,可是罪孽的根源在哪里?这个挖不出来,改变不了,今后中国一样要沉沦下去,万劫不复!”
“鹤卿先生请讲!”
“卓如先生评论李鸿章之时。不为世俗看法束缚,世人皆言李鸿章平长毛、捻子是他地功绩。可是卓如先生却引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话来反驳,屠杀同种同胞来保一姓王朝,在欧洲看来是可耻的!而李鸿章平生最大地耻辱恰恰是他屠杀了长毛的降兵,连与他共事多年地洋枪队首领英国人戈登也从此弃他而去,而世人都说李鸿章的罪责是签订了不少的卖国条约,可是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谁能比李鸿章签出更有利中国的条约?纷卿兄和汤生兄都是在庚子年后亲身参与在北京议和地,你们自己说,能签个不割地只赔款的条约有多难?”
庄虎臣和辜鸿铭连连点头。北京议和地时候。几个人都是把心都操碎了,可是还是要赔款。能不割地靠的不是他们几个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英国、美国怕中国被瓜分以后,市场萎缩了,说穿了不值一提,“瓜分中国事小,动了英国、美国的市场则事打了”!城下之盟,哪里有商量的余地?
“伊藤博文平生最服膺的就是李鸿章,他对梁卓如先生的评价赞誉有加,经常捧出《李鸿章》传里对自己和李鸿章的评价,可惜了啊!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之国,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举国之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李中堂若读得此论,当含笑冥府,而竟以有才败于无才,岂非又死不冥目?”庄虎臣听罢蔡元培的话,半晌不语,这部《李鸿章传》他倒也看过,不过他对这种竖排版的线装书看得费劲,也就大致描了几眼罢了。没想到伊藤博文却当了宝贝。
举国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有才也化为无才,李鸿章要是知道一百年后,他还替满清朝廷背黑锅,那真是要死不瞑目了!
庄虎臣深有感悟地道:“是啊,咱们中国奴才太多了,偏偏当奴才还能当地心安理得,恨不能千万年不替的当下去,国家,国家,咱们中国人只知道家不知道国啊!”
蔡元培嘴角挑出一丝嘲讽地笑容道:“举国三个清醒的人中,恕我直言,境界最低的就是你庄纷卿大人!”
庄虎臣觉得心里很是郁闷,比他们多了一百年的知识,居然说自己境界最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