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百绪繁生(1 / 4)
甲午年的中日朝鲜陆战为彼此划上了一个都不圆满的 那么自丰臣秀吉,那个矮挫而又相貌丑陋的野心家侵略朝鲜以来的第一次中日在朝鲜战场上的角逐,已经进行到了第三个回合。不过历史总是健忘的,人们还是习惯于将这次朝鲜战争,称为中日第二次朝鲜战争,以和甲午年的第一次朝鲜陆战相区别。
战争的起因并不重要,因为对这两个交战的国家来说,朝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都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地位。中国自不用说,日本亦是将其做为侵略中国的跳板,他们的目的一度达到了。然而自从在八国联军行动中遭遇到可耻的失败之后,他们又在山东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更在喜峰口成就了中央军陆军第二师“能攻善守”的美名。
不过为了满足某些爱追根问底的家伙们的好奇,还是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战争的起因,或许这样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战争总是在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时候突然爆发。至少,林云目前是不愿意看到的。他正致力于国家的内部建设,没有准备,也没有计划好这次战争,甚至在他的国防军司令部的总参谋部里,关于朝鲜战争的构想仅仅是一页纸的概述而已。
这当然不能做为整个战争的指导性文件。在林云看来,这甚至不是份合格的概述,没有目标,没有战略方向。没有战略重点,唯一地,不断提及的,是语气模糊的陈述——相比之下,林云宁可重新召集总司令部里的参谋们开一次军事会议。
还是回到战争的起因上来。
早在共和成立之前,郭松龄和蒋百里还在东北与沙俄军队交战的时候。数支小部队就通过不同地方式渗透到朝鲜境内——名义上独立的朝鲜正在日本人的铁蹄下心惊胆战的过着被奴役的悲惨生活,所以当这些小部队四处寻找起义者的时候,那些正因为没有武器和没有军事经验而苦恼的反抗者们很快的被他们聚集起来。一支名为“朝鲜复国军”地部队就这么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起初,日军并没有注意到这支部队,并理所当然的将它等同于一般的反抗武装,然而经过训练并有效组织起来的这支部队,很快就让日军吃到了苦头,同时。也让他们察觉出这支部队和中国军队之间那种千丝万偻的关系。对这一点,中方毫不掩饰,甚至不断加大了对这支军队的援助,不管是军事物资还是人员训练,乃至提供位于中国境内的后方训练、补给营地。这让日本人咬牙切齿,却又非常无奈——出于对林云的恐惧,他们一度克制了自己打过鸭绿江的野心。然而随着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