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片舌挑倒君山雄(二)(3 / 7)
限惆怅歌哭的君山。
放达的李翰林太白公游至“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吟咏“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太虚妙境。
大才子刘禹锡更是挥毫写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这个浩然于天地的千古名湖,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名流雅士情有独钟,题咏吟叹,使君山更添许多妩媚、意趣。洞庭这一泓浩瀚的湖水滋养着、烘托着辉映着君山,使她不仅涵蕴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和魅力,而且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
一位大圣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君山山水一体,既蕴藉着山的沉静又透着水的灵逸,二者不可分割。这绝妙的景致,是智者乐处,亦是仁者乐处。
别看君山小,但是据附近的渔民讲,说是君山有七十二峰,萧守仁和罗士信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后来才知道这都是民间传说,还说这君山七十二峰为七十二位螺仙所变。
没消多久卓不凡等人已经是到了君山山顶了。
好空阔的场地,这场地根本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啊,就像是一把巨剑把山顶横切过来,切掉了一半!
空阔的场地后面竖立着一座祠堂!
这等地方竟然还有祠堂!
那祠堂后面是青青翠翠的竹林,没想到这等时节了竟然还有那么青翠的竹子,当真是稀奇无比。
祠堂前面已经是有好几百人了,旗帜飘扬,分立两旁。
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是江湖人士,那卓不凡等人一上山就立马有人上前迎接,然后把他们接引到前面的位置去了。
萧守仁和罗士信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偷偷躲进了人群,然后这才慢慢往前面挤,希望可以挤到前面去。
经过一番坚持不懈耐苦耐劳的拥挤之后俩人总算是达成了心愿。
萧守仁和罗士信找了个既隐蔽又看得清楚的地方安定了下来,萧守仁这下子才松了口气,开始打量这隋末时候的君上顶。
萧守仁的眼神一下子就被那高大的祠堂给吸引住了。
那祠堂朱红大门,牌匾高悬,两边的柱子上更是龙飞凤舞地写着副对联。
定睛看去,那左边写着“更伴湖光月色亘古长留玉镜明”,再瞧右边,分明写着“重开舜日尧天从今不使湘妃怨”。
再看那牌匾,分明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