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东宫丑闻(2 / 3)
太子的私生活本来只有很少一部分近侍知,外围的侍卫和宫女门是不知道的,至少没有亲眼见到过。然而此刻。他们看的真真切切……
纥干承基赶来的时候觉得很无奈,太子殿下竟然这么不小心,这么荒唐。事情等于是闹大了,今晚的情形要是传出去。后果会怎样他太清楚不过。
当此之时,最要紧的便是封锁消息,一道严令立即下达给东宫上下人等。务必守口如瓶,今晚的事情谁都没看到。
话是这么说,明明发生的事情,明明看在眼里,完全当没看见可能吗?至于守口如瓶,这个世上除了死人能做到,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但是纥干承基显然没有在东宫杀很多人的胆量和可能,最终的结果是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不过一两日时间,长安城里便疯传太子殿下在东宫蓄养男宠,更加劲爆的是竟然还当众行事……
这些日子东宫本来就处在风口浪尖,加之消息本身很劲爆,所以顿时传遍长安,引得无数的关注与热议。
皇家和达官贵人府上的**之事本就是街头巷尾八卦的主要内容,当主角成为太子殿下,内容从哪位夫人擅妒,哪位贵人在外养了外宅,某位勋贵的小妾在外偷人了,一下子上升到太子殿下的男风之好。
其实男风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后世文明社会对此很宽容,在这个年代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好男风,蓄养娈/童甚至本认为是附庸风雅之举,没什么大的不妥。
至于宫廷之中,龙阳断袖之事更是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战国时魏安厘王与龙阳君之间的亲密之举众所周知。
但这些事在当时或许算是私下话题,至少没有在台面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如今李承乾的举动却……
而且李承乾的身份太过特殊,国之储君好男风,这不是有违天下阴阳之道吗?有人甚至立即联想到,东宫子嗣不多与此大有关系,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此等举动简直是不孝之举。
加之事情刚好发生在李承乾殴打孔颖达之后,殴打太傅加上好男风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太子殿下的形象简直是一落万丈,更加为人所不耻,更加遭到质疑和失望。
试想一下,东宫太子该是勤勉学习,彬彬有礼,积极学习政务的,但太子在东宫里都做了些什么?打老师,扮胡戏,还与男乐工不清不楚,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十分不肖吗?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