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将军叹太平(5 / 5)
的后事为要!”真宗挥泪传旨:追封赵德芳为‘魏王’,杨延昭为‘成国公’。亲带丞相寇准、驸马柴玉,内阁大学士吕蒙正等朝廷重臣驾临南清宫、天波府吊唁。留双王呼延丕显驻南清宫、礼部尚书文颜博驻天波府按国礼治丧。朝廷辍朝三日以示哀悼,特旨准许新封的各地总兵、兵马都监迟上任一月,参加丧礼。
出殡之日,汴京商行罢市、戏楼停演、酒店打烊、万人空巷。自愿为二公送行的百姓队伍长达十余里,哭泣之声,惊天动地。
却说新封泰安州节度使的杨延朗,携家小、护卫走驿道缓缓赴任所。这日刚过曹州,接朝廷八百里塘报,惊悉六弟爆卒,吓得魂飞魄散,嘱耶律玉镜领车骑快速返京,自己单人独骑,昼夜兼程先返回天波府奔弟丧。
尚未离京的杨家军诸将,在停丧期间,全部如丧考批,身穿重孝,围坐灵堂为杨大帅守灵。焦赞数日不食,每日抱个大酒在延昭灵前席地而坐,口中自言自语,喋喋不休、、、、、、。待延昭葬过,竟瘦了二十余斤,情甚可惨。
一日,杨延朗劝母亲道:“我们杨家几代人习武集兵,洒血沙场,归大宋后更是无一日安宁,意在遵先祖‘抗辽遗志’尔!现在蛮辽已灭,天下太平,不想天道无常,吾弟竟英年早逝!看来吾杨家的风脉渐衰,儿愚意京城似不宜久待!母亲是否可以考虑辞朝回河东?”佘太君叹了口气道:“目前天下太平,祖上遗愿已了,要说倒是吾杨家激流勇退的大好时机,也罢!待昭儿七数尽时,为娘即动本辞朝!届时你也请退吧!”延朗道:“儿本无做太平将官的意思,愿随母亲回故里,膝前尽孝渔猎田园!”,
欲知佘太君的心事能否如愿,请看下回“西夏狼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