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真假杨延昭(1 / 4)
京城护卫战结束后,八千岁赵德芳从相州节度使张开的密报中得知,三关将士哗变的真相。心中既怒且惊,密奏真宗道:“臣已查明,月前王钦若派其内侄贺三宝去三关担任‘临时大帅’。贺下车伊始即更换五营官长、巡哨统领,更为甚者,竟以‘对长官言语不恭’的莫须有罪名问斩杨兴、孟良等朝廷大将,激起三军哗变,数万将士四散无踪、、、使固若金汤的三关变成废墟。这就是马图温部能轻易突袭京城的原因。万岁!如此重大的军情,王钦若隐而不奏,其用心望圣上三思!”真宗闻言色变,拍案大怒曰:“王钦若奏请派人去三关,朕坚不同意!他如此行事,其心可诛!朕立即拿其寸斩!!”八王道:“圣上息怒,本宫以为:假使王钦若是辽奸,马图温全军覆没之真相他必然不敢向辽实报。韩昌必误认为大宋放弃三关乃是诱敌深入之计,朝廷除杨家外,还有与之抗衡的将帅。致使其决策时首鼠两端、不无顾忌,延迟其大举进犯的时间。如果斩了王钦若,王的党羽必然向辽传告实情、、、淌若韩昌冒险出兵,何人可抵?是故,请圣上暂对王贼装糊涂,以后再作处理。”真宗思忖有顷道:“朕即下旨:令张开、杨光美密切注意辽军动向,随时准备打仗;令工部修复天波楼褒奖杨家;立即赦回杨延昭商议抗辽方略。”
却说杨延昭在梁王府与柴宗训闲谈,梁王道:“赵家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始,历代帝王都是奉行‘用着人时靠前,用不着时靠后’的权术。对武职大臣尤是如此!天波楼的被拆就是明证、、、说实话,这样的皇家实在没有再保他的必要!贤弟不如悄悄回汴京,将府中人都迁来云南,从此不管他赵家的闲事。以保老太君安度晚年,杨家子孙延绵。”昭道:“王兄用心良苦,言之成理!延昭何尝没有斯意?只是太君感先帝对杨家的恩重,不愿辱没杨家的忠义之名,定要劣弟继承父志,誓保宋朝廷平安,唉!王兄的美意只有心领了!”梁王道:“那兄弟就耐心在此修身养性吧!过几天我陪你去大理游玩!”
一日门官来报,有人来访郡马。杨延昭迎出见是故交任堂惠,心中大喜,相携上街酒楼言欢。坐定后延昭道:“贤弟何以知道愚兄滞留王府?”任堂惠道:“自从京城一别,弟南返归家后,一直谨遵兄嘱,不再外出经商,仅偶与朋友聚酒而已!前日,在王府行走的拜弟段明告我,兄已与王爷郎舅相认,故弟急急赶来探望。六哥既到云南何以不去小弟家中一聚?”延昭道:“此事说来话长。”就将别后许多经历讲述一遍,末了道:“本待将事情安排妥当即去贵府,不想弟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