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天波起风波(4 / 7)
得意地自言自语道:“佘赛花呀!你这个老乞婆,既有如今何必当初呢?谢某祖上之仇以此岂能报之!此举只不过替恩师出口气而已。你如果有肚量,任谢某招摇过楼,装迷不问,岂不皆大欢喜?你好不该小题大做,上金殿参吾,哼!谢某岂是省油的灯!如今要拆楼啦,才明白谢某也是尊神像。哈哈!看在珠宝份上,就拖几天再拆吧!这叫‘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杨延昭得到九妹报信,觉得也只有自己与八王、寇相面商才能解决此事。可他又不敢公开离开三关,按宋制:将、帅私离汛地是一项大罪。所以,密嘱岳胜、杨兴暂掌帅印。瞒着众将与九妹、金豆、金瓜潜离三关连夜回京。行到林州路口,突见焦赞一人一骑挡道而立。杨延昭惊问何故,赞道:“问六哥何以不把焦某当兄弟看?”昭曰:“此话从何说起?”焦赞道:“盟娘与亲娘一般,盟娘有恙,兄欲回汴京探母,密与岳哥、兴哥商议,独不与赞知,难道这就是兄弟之道吗?哈哈!吾已等了多时!好哥哥!就让兄弟也去探望一下老盟娘吧!”杨延昭被焦赞缠的没法只好道:“带你去也可以!但要记住:汴京是天子脚下,不比边关,惹出事来,麻烦的很!你必须时时看我眼色行事!”焦赞雀跃道:“行!行!一切听六哥的!”
五人在路催马急行,第二日黄昏已入汴京。见过太君后被焦赞缠不过,只好带其夜访南清宫。八王道:“吾已思得一计,明日大朝时联合郑印、高君保,柴玉、呼延坯显四王,及寇准、吕蒙正等阁部重臣联名具奏:以太君气病为由,奏请暂缓拆楼。”杨延昭道:“谢金吾与杨家,远无仇、近无怨,何故如此挑衅?”八王道:“谢金吾乃小人也!为人睚眦必报,是当朝隐患之一。为江山计本宫早就有心除之,只是其处世圆滑,不易抓住把柄,身后又有王钦若搂台,一时也不易奈何他。我想这次挑衅不是他的主意,定是王钦若这个老奸佞在作怪!回去告诉太君:管好家人不要惹事!你也马上返回三关!如让他们知道你私离汛地,麻烦就大了!”延昭道:“一切拜托王兄!吾连夜即返!告辞!”
杨延昭回到杨府,城门已经关闭,只好安排焦赞住下,讲好黎明城门一开就走。
焦赞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他死缠杨延昭来京,一是兄弟情深,欲见一下老盟娘;二来,想逛逛京城,好回去向弟兄们摆谱。哪知是寅夜来,黎明走,什么也看不到,心里觉得挺憋气。就悄悄起来,跳墙出去偷逛京城夜市。他顺着御街走了好远,夜静人稀,也没什么看头,很觉得扫兴。偶见街口小酒馆尚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