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紫金血泪第二百六十四章厚赏忠义臣 (8)(21 / 23)
,当日一念之差,有多少人身死,有多少人家破,都是我愧悔一人堪不破名利二字,唯有在此地静修忏悔,以赎罪业而已。”跟着他又踌躇道:“但终究是戎马一生,听到征伐之事,还是免不了心动。”
济清皱眉道:“静一大师也是的,他答应过徐大将军,不让旁人到这里打扰你静修的,今日还让那么多人到了这里。”
那僧人愧悔淡淡一笑道:“这也怪不得静一大师,太后要来,他若是不让,更显得欲盖弥彰。徐兄弟留我残生,说到底也是犯了欺君之罪,好在现下没有什么事发生。”
一阵冷风吹过,济清缩了缩头,低声道:“师父,还是回屋吧,外面太冷了。”
愧悔闭目长出一口气叹道:“这冷风吹走心头烦意,却是让人心头一阵清明,我还是会被俗世之事乱心,看来还是修为不够,我们继续回去抄写经书吧。”
两人转身回到禅房继续抄写经书去了,躲在树后的济通却是怒火万丈,狰狞的面上泛起一丝阴狠的冷笑,跟着转身离去。
……
已经是深夜了,同样难以入睡的还有远在大周皇宫之内的符玉清。
宫中近侍已经换了第三次蜡烛,符玉清这才起身来活动一下坐得有些发麻的腿脚。近侍总管李成上前躬身道:“太后,已经是子时末刻了,该安寝歇息了。”
符玉清走到紫玉炭炉边烤了烤僵硬的玉手,低声道:“都这么晚了啊。”
李成躬身道:“太后要保重凤体,有范大人、魏大人他们在,无需如此操劳的。”
符玉清摇摇头道:“徐大将军临走前和哀家说过,虽然有范相、魏相他们处理政事,但是哀家还是要看这些奏折,终究不能靠别人一辈子的。这段时日,哀家每天看奏章,学着处理政事,的确是大有收获。”
李成赞道:“太后忧心社稷国事,乃是大周之福。”
符玉清捏紧玉手毅然道:“皇上如今已经九岁,哀家还要撑七年,一定要等到十六岁皇上亲政,哀家才算是卸下这付重担的。”
李成安慰道:“太后宽心,有徐大将军在,一定能辅助太后的,七年时光很快便会过去。”
说道徐皓月,符玉清面上便是一松,点点头轻叹道:“他是大忠臣,毫无揽权之意,哀家和他商议让皇上早几年亲政,他却是一口答应的。不过就辛苦皇儿了,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对了今日皇上课业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