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紫金血泪第二百六十四章厚赏忠义臣 (3)(11 / 22)
议此事。”
韩令坤微微惊讶道:“大帅想得又更深了一层,这最后一部殿前军,末将觉着该由一员大将统带北上潞州,和李筠部合二为一,整合为一军后,讨伐汉国!”
只是说道最后这部兵马的处理之时,徐皓月才摇头道:“李筠在潞州年久,根基稳固,朝中兵马前去,乃是客军,以主犯客,弄不好会让李筠以为是朝廷中有人要夺他兵权,稍有不慎反而会生出变乱来。”
韩令坤低声道:“淮南李重进、西京向拱、潞州李筠,这三部兵马众多,三人朝中威信不在大帅之下,应及早解决,否则朝廷和大帅之令依然到不了淮南、西京和潞州。三人若是在经营几年,便会更难平复了。”
徐皓月闻言已然明白韩令坤的用意,自大唐安史之乱以来,各地节度使林立,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年酿成安史之乱。之后百余年间,唐朝一直没能扭转这个局面,到了唐末愈演愈烈,便才有了五代十国。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否则今日平了一个赵匡胤明日又会有另一个赵匡胤冒出来的。
韩令坤见徐皓月沉吟不语,接着说道:“末将知道大帅忠于大周,但如今主上年幼,太后纤弱,要想彻底免去百姓的刀兵之苦,大周便只能指望大帅了。如今乱世未平,究其根源便是天下节度之祸。”韩令坤说到这里面色微微有些惭愧的低声道:“大帅,说句诛心的话,若是没有大帅平乱,赵匡胤窃得帝位,末将是会附逆的,只因为他一旦成功,便会知道要平定天下必须削天下节度之兵权,为了天下百姓,末将是会跟着赵匡胤一同平治天下的。所以大帅这会儿要匡扶幼主平治天下,必定要行削节度藩镇之事,否则将来兵变之祸还会发生。”
徐皓月有些惊愕的望着韩令坤,原来他是这样想的,难怪历史上被柴荣钦定为侍卫军大将的韩令坤,在赵匡胤兵变成功之后,没有像李重进和李筠那样起兵反抗,而是归顺了赵匡胤,徐皓月还只道他只是和赵匡胤交厚,和寻常人一样随大势,想不到他原来是这样想的。
其实韩令坤所说的天下节度之祸徐皓月也早有思虑过,诚如韩令坤所言,如今只消将大周三股兵马最强的李重进、李筠和向拱收服,其余的节度使可慢慢削其权利,进而重新收服,所以不足为虑的。虽然三人此刻看来都是忠于大周的,但谁也不知道真的要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