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六章 收复扬州(六)(2 / 5)
,还承担土地的生产劳动,而老地主只作床上的无功之劳。当地政府官员根据禁奴令认为老地主的行为与该法令抵触,多次劝其改正无果。历史上宝应确有施福其人,史籍中有所记载。施福身为平民,在李庭芝和姜才被斩于扬州之后,杀大宋宝应军将领,献城元军,致使淮东残余宋军迅速崩溃。忽必烈表彰施福之功,授以千户之职,佩虎符。究宋亡之事,类似情况屡见不鲜,令人深省。
贾迩冶得知此事后私下里给肖烈作了一点暗示,不久老地主突然死亡,系无疾而终的正常死亡,民间传为马上风脱阳而死,理由是入殓时寿衣下部顶立着一个很高的帐篷。当地政府得到上级指示将土地、房屋、浮财平分给老地主的妻妾和两个未成年养子,奴仆和长工也略有所得。老地主本家和妻家认为财产只能分给两个养子和正妻,养子出自本家和妻家因此两家族也当获利,而奴婢小妾给些小钱即可。数百本家和舅家之人群集大闹,当地政府出动治安部队镇压,数十人遭到鞭笞或杖责,两族为首之人被罚款赔偿打闹时哄抢和破坏的财物,伤人的闹事者被判刑劳动改造。此例教育意义极大,纳小妾者首先遭到妻妾子女及家族之人的强烈反对,担心将来别人分家产。后来贾迩冶让吴公公将处理此事的官员调到江南的平江府(苏州)任主官,那里城池人口过百万,人文荟萃,工商业发达,尤其是经济意义极大的丝绸纺织业和炼钢业发达而且技术先进。
根据地设立了许多公学学堂,学堂虽然简陋,但是每日早晚两顿免费甘薯稀饭、中午一顿白米饭或白面馒头吸引了所有难民儿童和贫苦人家的孩子,男女学童都得到一身免费的学生制服。除了少量有工资的教师,大量读书人志愿义务执教,政府官员和军队各部门的人员都做了客串教师。
公学学堂的建立无意之中使贾迩冶看到一种让官员贴近老百姓的方法,还让贾迩冶找到了一条调动闲居的读书人的路子,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贾迩冶下令将所有义务执教的读书人登记在册,将他们分批送往军政大学培训,作为官员储备。
十月下旬郑不败驾驶一艘新式战船淡水号来到根据地,战船送来了一批粮食和弹药,但是没有什么武器,只有三十支步枪。徐大锤那里有五艘战舰了,由于元军的水军聚集在福建沿海,徐大锤命令台湾的五艘战船和五艘武装商船驻扎澎湖和台湾北部以防不测。淡水号驶往胶州装载硝石、硅藻土和铜矿石,然后直接驶往台北。
在郑不败上次送来十支步枪的时候贾迩冶就想到了枪榴弹。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