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六章 收复扬州(三)(2 / 4)
等到拥有十六艘战船时已经是两年之后,加上八艘武装商船,二十四艘大船也没有把握消灭元军南下的几千艘战船。贾迩冶非常希望拥有强大的水军,一举消灭元军水军主力,这样军队就可以进退自如了。但是看来与元军水军决战的日子还早着呢。
郑不败还带来了坏消息,去年将近年底时福州行朝为元军大军所迫欲迁徙泉州,招抚蒲寿庚有异志,杀尽在泉州的朝廷士大夫、赵氏宗室和二千多在泉州的淮兵,后来投降了元军,接着漳州也投降了。泉州基地和在外开矿的人员几经波折去了台北。虽然人员没有遭受损失,但是生产设备丢光了。漳州都在元军的掌握之中,看来小皇帝只能逃到广东避难去了。
现在徐大锤又停止了钢弩的生产,原因是硼砂又快没了,钨矿石也失去了补充。还有一件糟糕的事情,送给李庭芝的两艘商船的船员没有赶到泉州,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李庭芝现在去了什么地方。按日期推算,李庭芝前往福州时小皇帝已经离开那里,而且泉州已经出事了。
元军沿浙江、福建南下的大军分水陆两路,元军在浙江的水军战船多数开到福建去了。如果李庭芝撞到元军水军,一定是凶多吉少。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庭芝和姜才是在扬州被斩首的,难道两人还是难逃一死?
贾迩冶和杨无过以及警卫排返回江都时,队伍里多出了林冲锋等十名杨无过的老部下和他们的家眷。贾迩冶将林冲锋、张顺水、阮二郎三位当过职业军人的好汉安置在参谋部,其余七人安置在特战司令部,仍由杨无过领导。他们的家眷暂住泰州。
林冲锋等人带来了两个徐大锤让他们转交给贾迩冶的密封木箱。箱子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长。贾迩冶打开箱子后差点乐得不能自禁。箱子里装的是十支步枪和子弹,枪长五尺,七毫米口径,有膛线,有装弹五发的弹仓,枪口装有消音器,还装有三倍瞄准镜。
这种步枪虽然打一枪需要拉一次枪栓退弹壳和上子弹,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绝对先进的武器了。贾迩冶试枪玩了半天,每支枪打了五发,共耗费子弹五十发,这枪在贾迩冶手中二百米内指哪打哪,四百米距离仍然有很不错的精度,不用消音器杀伤力更强。贾迩冶将步枪给警卫排的每个班配置三支,自己留下一支做玩具,化了一天半时间教警卫排打枪,每人耗费子弹三十发。
贾迩冶回到江都后立即了解了前线形势,丁村堡元军仍然是五千人,各地元军都采取坚守不出战的策略。贾迩冶下达了如下作战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