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三章 横扫胶东(三)(1 / 4)
33
营房的元军被俘获了六百余人,其他约三百人在一阵短促的炮火打击和随后的大部队冲击之下命丧黄泉。贾迩冶和吴公公等一行人来到营房时,无忌团的一个营在这里看押俘虏,他们正在甄别俘虏的身份。
吴公公想看看的有头脑的元军指挥官叫蒋德,他的军职是千户。蒋德被抓住了,他被抓住时有一条腿被炮弹炸断了。营长李大逵听说吴公公想看看蒋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将吴公公领到蒋德的身边。吴公公无法与蒋德交谈,无法了解蒋德多么有头脑,因为他看见蒋德时蒋德好使的头脑已经再也无法使用了。蒋德的头脑不在他的脖子上。
咸淳七年九月大宋海州统制范广奉淮东制置司之命帅军一千五百余人袭扰胶州,船队在大沽河口被蒋德帅军围困。蒋德的军中有二十条较大战船,装备抛射火药包的抛石机。宋军力战不敌,全军覆灭。仅有五十名留守灵山岛的水军士兵返回海州。
李大逵营中有一百多名海州收编的士兵,其中有个排长叫范阔,是范广之胞弟。这些士兵对蒋德本来就恨之入骨,又听说蒋德自知海战不敌我军,派他的百户小舅子烧毁战船,二十条大战船无一幸免。范阔十分气氛,当着很多士兵的面挥刀斩下蒋德的头颅。
吴公公对李大逵说道,“李营长,不是有军纪不得斩杀投降的俘虏吗?为什么砍下蒋德的头颅?”
李大逵回答说,“公公有所不知。这个蒋德十分顽固而且强悍,虽然受伤被俘但并未投降。再说他反正已经快死了,给他个痛快是看得起他。”
后来吴公公对贾迩冶提及此事,贾迩冶说这条军纪是防止士兵为财色杀俘和为财色加害平民,蒋德的情况特殊,既然下级未上报此事就没有必要追究了。另外士兵对敌仇恨的情绪要加以保护,士兵就是要杀人的,不可以将士兵管成没有肝火和胆气的谦谦君子。表面上这事不追究也不鼓励,但贾迩冶暗地里将范阔这个名字记在心里。有李大逵这种喜欢拼命又不失机警的营长,又有范阔这样火气大的排长,假以时日,这支部队极有可能成为能打硬仗的部队。现在打的都是顺仗,如果与强敌打逆仗,打硬拼的消耗战,部队能经得起考验吗?
在营房视察时贾迩冶看着识字的军官和士兵在给俘虏登记造册,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需要组建一只政工部队,以后收容、甄别俘虏的工作由这支部队执行。这样不仅可以将主力作战部队从这项工作中解放出来,专业的队伍更能有效地管理俘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