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二章 占领海州(二)(2 / 5)
迩冶说道,“志薄,你来看看战场形式。太师贾似道亲自率领十三万大军,战船三千余艘开拔到芜湖以西阻击沿江东进的元兵。自去年九月元军大举进攻以来,规模最大的一个战役就要开演了。”
“迩冶。元军从襄阳出发是只有二十万,一路上收编的投降军队和溃散的败兵足有三四十万啊,而且元廷还不断从后方调派军队补充元军损失的兵员。十三万军队未必能抵挡的住元军的攻势。”
“确实是这样,元军越滚越大,但沿途必须分兵把守占领的地盘。元军沿江东进的集团只有二十万左右。”
“那也比宋军阻击的军队多七万。看样子还是抵挡不住。”
“最终抵挡不住是肯定的。不仅仅是元军进攻部队的兵力超过宋军阻击部队。在战斗力方面,元军骑兵的攻击力强,战术灵活。水军有顺流而下的优势。另外元军的回回炮的射程超过宋军的石炮,火药比宋军多的多。”
“那我怎么看你是满怀希望的样子?”
“十三万对二十万,就是硬拼也能重创元军吧。只要重创元军,就会有一段相当长的对峙时间。当然,这是乐观的结果。”
“悲观的结果呢?”
“悲观的结果在元军刚进入长江时就想到了,否则我也不会在上个月就将基地撤掉了,现在小作坊的武器生产速度差得多了。贾太师能够亲自率领军队抵挡元军,可以说乐观的局面显露出来了。如果贾太师能抵挡住,我一定恢复基地的生产能力。有四五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搞出个有相当规模的军队,那样我们就谁也不掉他了。”
“迩冶,你凭什么会有乐观的预想呢?”
“我想贾太师应当会坚决抵抗的。他不同于那些投降的官员,他的地位太高了。如果他投降,难道忽必烈会给他个皇帝当当?”
“如果将士不用命,他一个太师又有什么用?”
“他现在用的几员大将如孙虎臣、苏刘义和夏贵都是他的亲信,而且都有不少实战经验,应当不会背叛他吧?”
“淮西制置使夏贵是他的女婿,手握重兵,但屡战屡败。”
“这人我知道,这几年虽然败绩不少。但好歹也算积极作战,在淮河一线牵制了元廷淮西枢密院麾下的重兵。他应当会为老丈人拼命的吧。”
“但愿结果是乐观的预计吧。”
“哦,我还看到一个希望。扬州一带还驻扎朝廷的大军,战船就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