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一章 宝岛台湾(三)(2 / 4)
后将请倪先生主持移民政务,她们也喜欢这位有学问的老先生,都在旁听。
酒过三巡,贾迩冶问到了台湾的发现和开发历史,“不知先生可知台湾开发的历史沿革,晚辈请先生不吝赐教。”
倪先生沉呤片刻说道,“赐教不敢。台湾之称谓还是听贾公子所言,一般都称流求,汉朝时称夷州。”
贾迩冶说道,“晚辈愿闻其详。”
倪先生笑了笑说到,“关于台湾,我也只是从书籍中略知一二,恐怕不能满足公子的求知欲望。”
晴雯说道,“倪先生不必过谦。先生所知不多,我们却是一无所知,我们都想聆听先生教诲呢。”
“好吧,那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尚书》的《禹贡》篇中有关‘岛夷’的记载说的就是台湾先民之事。说岛上居民以麻织品为衣,以贝壳为饰物,使用竹器,其地产桔柚,并且向大陆进贡。”
晴雯拍手欢呼,“啊,太好了。我们要有水果吃了。”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中记载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于黄龙二年(公元230年)率军到过台湾。”
贾迩冶问道,“诸葛直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具体关系不太清楚,但是诸葛氏同时在蜀汉和孙吴为官是肯定的。哦,当时吴人沈莹著的《临海水土志》中描述夷州在临海郡,也就是浙江东南,相距有两千里。夷州土地无霜雪,草木四季不枯,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生长五谷,又多鱼肉。”
贾迩冶猜想吴人从江浙出发到台湾,很可能走的路线和现在走的路线相同,到达的地点是台湾北部的盆地,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地理描述。古人确实了不起啊。
“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隋书》记载隋炀帝曾经三次派人前往台湾。第一次是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遣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达流求,第二年又派遣朱宽去慰抚。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炀帝再遣中郎将陈棱、朝靖大夫周镇洲率兵万余人渡海到流求。”
晴雯惊叹道,“啊,古代就有那么多人到台湾,他们的后代应当有很多人了。”
“人口应当有一些,但也不会很多。历朝历代,当有兵祸战乱时,都有沿海居民避祸逃亡台湾。唐朝进士施肩吾曾经率族人渡海移居台湾西面的澎湖岛定居,并且写诗志事。现在的情况公子已经了解了,我就不再多言了。”
晴雯说道,“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