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十章 实战练兵(六)(3 / 4)
当晚队伍进入桐柏山区,在淮河上游的一处河滩上过夜。第二天上午跨过淮河,进入桐柏山里的一条大沟。在转移的行军途中茗烟排断后,他们仔细地消除掉行军留下的痕迹。
这条大沟是茗烟排在这一带活动时发现的。与淮河交汇的谷口十分狭窄,而且地形陡峻,有三里多长。但谷里有两块开阔的地方,地形较平坦,之间的一段河谷也十分狭窄陡峭,还有两处小瀑布,有五里多长,平面上是个葫芦形的大山谷。向南翻过沟脑顺沟而下是水的一条支流,叫封水,在随州城西面汇入水。随州是大宋崇信军的驻守地。将这里作为游击队的根据地十分理想,不易被发现,易守难攻,而且实在守不住时可以逃到宋境。
部队经过艰难的行军到达第一块大谷地,这里已经驻扎二十多名民兵和几名游击队员。石滚河的村民也在这里避难,包括于辉的家人。部队在这里驻扎了十几天,这是十分忙碌的一段日子,因为要忙着准备过冬。无忌带领一个班和一个侦察通讯小组驻扎在谷口警戒,参谋和干部们总结战斗经验,评估部署和指挥的得失,研究武器和作战工事的使用效能及改进方案,以及给战士们记功。贾迩冶要求参谋们将战术内容都整理成文。几百条马腿肉吃完后战士们开始在周围打猎,桐柏山的动物遭了殃。
于辉和游济将游击队扩充到一百人,包括在战斗中受伤的六名伤员。部队也招收了三十名新兵,都是没有娶老婆的年轻人。由于弩箭、地雷和手榴弹以及子弹消耗了不少,加之时令已进初冬,贾迩冶打消了再次深入敌后的想法。冬天的雪地容易暴露部队的行踪,对打游击战十分不利。
贾迩冶将战士们使用的钢弩又给于辉和游济留下五十把,还留下二千发弩箭和全部剩余的地雷和手榴弹以及二百发子弹,并且教会游击队和民兵用黑火药和石头制造地雷,制造石雷的炸药是缴获的黑火药配上少量从地雷和手榴弹里取出来的硝化甘油炸药。另外将缴获的元廷钱钞全都留了下来,银两也留下不少。于辉和游济只要了十二匹战马,包括他们俩原来的马匹,但驴子和骡子都要了。在大山里驴子和骡子的驮运能力比马强的多。
出发返回时贾迩冶遵守诺言,带走了于辉十三岁的小妹妹于姬和十二岁的小弟弟于煌。临行时贾迩冶忽然想到一件事,给于辉和游济写了一张任命书,证明游击队是皇上任命的贾都督的部队,以免与宋军发生误会。另外给他们留下了十只三倍瞄准镜、四只八倍望远镜和两个三十倍望远镜。这是光学小组两个月的产量。贾迩冶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