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道人、和尚、儒生(3 / 4)
“这件事太过蹊跷,令本门后辈百思不得其解,大家一致认为,是当时广慧禅师年老体衰耳朵不灵,这才未听到那晚上的动静。所以本门功法的来历至今都是个迷。何况后来广慧禅师身上发生的事,可以推出这三个道长不应是普通人,却在普通之极的石庙中避雨。你想啊,就算是通窍境的修士都能修行避水诀了,这三个道士难道不会?”来九品皱着眉感叹一下继续讲着。
广慧禅师后来每天除了念佛诵经,闲来无事之下也就把竹简、书籍研究了起来。
广慧禅师本就不是蠢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敬佛礼佛,心怀坦荡心地清明。渐渐地对竹简中内容,摸出了点门道。
后来按照竹简记载之法,广慧禅师总能预测出一些未来之事。例如村头的张大爷什么时候能发点小财,李家的胖闺女什么时候能够嫁人,王家的后生什么时候能进县城里的私塾求学。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猜得清清楚楚。
渐渐的广慧禅师的名气传到了县城,县太爷专门坐轿子来到了石头庙里来请教,出来时县太爷红光满面。再后来广慧禅师的名气传到了省城,省城里的道台老爷专门派人来请广慧禅师前去相见。可那人来到石头庙时,广慧禅师却不见了。
广慧禅师将竹简理解得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明白时,竟有一丝触动天机的感悟,于是广慧禅师在七十二岁那年踏入红尘,行走世间,同时钻研起另一本古书。在九十高龄时领悟书中法门,三年间面壁枯坐,按照书中所载修行,于九十三岁那年踏入通窍境。
“记住是九十三岁,如今天下的修行之法,必要有先天元气才可修行,也就是必须在二十四岁之前,元气未尽之时,可这本上古法诀却让一个几乎百岁的老头子通窍成功。实在是不可思议。”来九品一叹道。
广慧禅师修行有成,方才想起少年时的一个心愿。他早就听说天竺国是一个佛国。要穿过西南望天雨林,途径千佛万塔方才能到达。以前害怕雨林瘴气,此时具备法力,或许能闯过。也就在他踏入望天雨林时,遇见了晕倒在地的祖师葛千秋。
后来广慧禅师与祖师成了忘年交。祖师因此学得古书的修行之法。
当时的广慧禅师已是九十三岁高龄之人,凭着通窍境的修为想要穿过望天雨林却还是实力不够,望天雨林并不是平凡易行之地,广慧禅师前行数次,都是无功而返。
广慧禅师在一百零八岁时圆寂在望天雨林之外。最终还是没有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