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开化枇杷(2 / 4)
张平不由好奇的询问为什么会闹鬼呢?是不是有什么典故?
那导游欲言又止,不过被张平递上张钞票后,又打开了话匣子:“话说很久以前(不知道是哪个朝代了),福州有一个地方官某天来到寺庙的时候,肚子饿了,就在庙里吃了一碗面,这碗面的味道极其鲜美,官员问庙里掌勺的师傅是怎么做的,师傅说就是一些简单的香菇,素食而已。
官员回到自己家,也让自家的厨子按寺庙里说的材料煮面,可是味道却差了很多,官员很生气,说堂堂一个官府人家的厨子,做的面居然还没有寺庙里的好吃,这怎么行。于是对厨子说,你不去把这个手艺学来,我就炒你鱿鱼。
厨子没辙,只好请了一个小偷帮忙,去庙里偷看煮面的过程。小偷爬到屋顶上,掀开瓦片偷看了全过程,结果吓得脸色惨白,告诉厨子,原来他们是用苍蝇的蛆先熬一锅汤,然后把蛆倒掉,用汤来煮面。厨子听说之后也吓得不轻,如实禀报官员。
官员听完勃然大怒,说寺庙竟敢给他吃蛆,一怒之下,把寺庙里的僧人全部杀光了。”
张平听完后,颇有些不以为然,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会有女鬼的声音呢,应该都是和尚的声音才对。
那导游嘻嘻笑道:“先生你说的没错。其实关于这开化寺,还有一个传说。
郑孝柽先生(1863-1946,郑孝胥之弟)有一表妹,贤惠而又美艳,此女的父亲对于选女婿很是苛刻,到了二十岁还未嫁,那个年代可是大龄女青年了,有一天她见到了郑先生,便芳心暗许。两家准备定婚,可是天妒红颜,没过多久这位女子就香消玉殒了!
她家将她的灵柩暂时安厝在西湖开化寺。郑孝柽先生天天备好花果到那祭奠自己的未婚妻,几个月下来,可谓不眠不睡,人瘦得不成模样!据说当时郑孝柽先生曾在寺中停放棺柩的白云堂前,看见一美丽女子,淡妆楚楚,在寺院中俳徊,刚想看清楚,就不见了,他问了寺中的僧人,他们却说没有看见……”
张平听后大为感慨,这位郑先生也的确是痴情种子了,不知道后事如何了?
那导游又说道:“后来亲戚朋友都劝他出门远游散散心,他临行前,又带了酒食去开化寺祭奠,并且题诗一首在寺院的墙壁上,大哭而去,诗曰:‘断云一往了无痕,踯躅湖昼易昏。山槲叶黄词客面,水花瘦女儿魂。上方听法依青呗,他日寻诗拂坏垣。谁为留行行不得,痴禽亏汝太温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