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剪辑(1 / 4)
而导演在影视创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导演在拍摄和分镜头过程中会有剪辑意识,剪辑师也会在理解导演总意图的基础上,参与分镜头和剪辑的过程因为剪辑艺术的特殊性质,不是导演艺术所能完全代替的,所以,剪辑和导演在创作过程中,既是工作上的合作又是艺术上的互补关系之所以说到剪辑和导演的关系,是因为理解了剪辑和导演的关系,就理解了剪辑和其他影片构成元素的关系
一部梦工厂大片,几乎都要花费200个小时以上的胶片,《歌舞青春》花费的胶片也有接近20个小时,尽管是同一个故事,但完全可以剪辑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如果把这20个小时的胶片换成帧数来计的话,胶片每秒24帧,那么基础单位会是“百万”,正是这一百多万的小、格子排序、碰撞、组合,构成了整部的电影
而多一个格子,或者少一个格子,都是天壤之别多了那几帧、那几秒,电影很可能会显得笨重拖曳;少了那几帧,电影又会变得错乱无章,画面里的人物甚至会出现“飘移”情况剪辑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小格子排列好,不能多也不能少,既要讲究无缝剪辑,也要符合片子的节奏,以最好的方式表达出电影的故事和情感
电影在拍摄的阶段,导演和摄影师是夫妻:来到剪辑阶段,导演和剪辑师是夫妻他们的“婚姻”是否幸福直接决定着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两人的脾气、默契、审美观等等的方面都要“来电”不然很可能会以离婚收场,离婚的原因是家庭暴力
《低俗》的导演昆汀说过:“我在拍摄我的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需要一个女剪辑师女剪辑师懂得怎么好地照顾影片,照顾我她们的好胜心没有那么强,不会想尽办法来战胜我她们会给我关怀,帮助我完成电影”曾经一位教授陈枫剪辑课的老师深以为然,一脉相承之下陈枫也觉得很有道理,女剪辑师应该会有耐心,而且对于《歌舞青春》来说女性对于青春阳光的把握,也应当比粗线条的男人要好
经过了一周时间的不停面试,陈枫终于才找到了适合的人选,张丽,一个四十多的中年女人,戴着一个黑框眼镜,她有过很多部电影的剪辑经验,包括《暴力亲情》,脾气很好,在面试的相谈中她也很清楚《歌舞青春》需要的是什么,轻快、青春、阳光,积极地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
此时的剪辑室里,张丽看着剪辑专用电脑的屏幕,屏幕上正播放着楚风的一段心理镜头她手上控制着鼠标,就要将这组镜头其中几个画面剔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