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足智多谋(3 / 4)
高炽,但与解缙不同的是,他要聪明得多。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
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发言泄密,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朱棣在训斥了朱高炽,打击了太子班底的大臣之后,依然没有释怀心中的疑虑,他总想着找个机会再给太子一个下马威。
在这关键时刻,杨士奇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稳住了太子的地位他就是之前叶羽叫杨澈连夜赶回京城联络的那个大臣,也是如今的核心力量之一。
杨士奇虽然学问比不上解缙,他的脑袋可比解缙灵活得多,解缙虽然也参与政治斗争,却实在太嫩,一点也不知道低调做官的原则。
杨士奇就大不相同了,此人我们介绍过,他不是科举出身,其履历也很复杂,先后干过老师、教育局小科员、逃犯等不同职业,社会背景复杂,特别是他在社会上混了二十多年。
朝廷就是一个小社会,皇帝大臣们和地痞混混也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吃得好点,穿得好点,人品更卑劣,斗争更加激烈点而已,在这里杨士奇如鱼得水,灵活运用他在社会上学来的本领,而他学得最好,也用得最好的就是:做官时一定要低调。
他虽然为太子继位监国出了很多力,却从不声张就连太子送给他的豪宅都委婉的拒绝了,因为他要隐藏自己太子近臣的身份。
杨士奇虽然没有接受太子的礼物,但他对太子的忠诚却是旁人比不上的,应该他成为并不完全是为了投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太子的感情。
自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杨士奇就被任命为东宫左中允,做了太子的部下,朱高炽虽然其貌不扬,却是个真正仁厚老实的人,弟弟朱高煦屡次向他挑衅,阴谋对付他,朱高炽却一次又一次的容忍了下来,甚至数次还帮这个无赖弟弟情。
这些事情给杨士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虽然历经宦海,城府极深,但仗义执言已经成为了他性格中的一部分,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他却并没有变,他还是当年的那个正气在胸的杨士奇。
秉持着这个信念,杨士奇与太子同甘共苦,携手并肩,走过了二十年历经坎坷的储君岁月。
来也实在让人有些啼笑皆非,可能是由于杨士奇过于低调,连朱棣也以为杨士奇不是,把他当成了中间派,经常向他询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