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子呼来(2 / 3)
诱’骗至内陆之中,趁着大明船队群龙无首之时围攻船队,尽可能多的抢劫船上的财宝。
但是,亚烈千算万算没有想到的是,郑和早已经有所准备。
他在离开船队之前曾经周密的布置了防御,他留在船上的绝对不是绣‘花’枕头,而是能征善战的大明将士,这些人不仅足够抵御实力相差甚远的锡兰山军,而且还有武功高强的探子负责将事情的发展快速汇报给内陆中的郑和。
当郑和了解到锡兰山国的‘阴’谋后,冷笑着将带路的使者三下五除二的绑了起来,然后带领五千士兵绕道而行,抄小路向宫进发。
亚烈的鲁莽行为彻底‘激’怒了郑和,如果说之前锡兰山拒不受封的行为只是让郑和感到无奈的话,那么这次的‘诱’骗和抢劫行为就郑和彻底‘露’出了凶狠的面目了。
这样对大明使臣的欺骗,完全不把大明放在眼里的行为,让郑和对亚烈的愤怒值达到了空前的状态,于是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国见识一下大明的厉害。
只带着五千人的郑和依然势不可挡,他沿途攻破了许多沿线的防御,最后攻进了锡兰山国的宫之中,活捉了亚烈国一族人。
此时,锡兰山国的主力都在海岸线上攻击郑和的船队,并且被训练有素的大明将士们完全拖住,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脱身回防。
帝都和宫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空城,郑和根本没有费任何力气就将亚烈一族人全部抓获。
亚烈国这时才知道自己做了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可以不接受大明的册封,但这不代表他可以放肆到抢劫大明的船队。
关键时刻,大明的将士们用最现实的做法教会了亚烈一个道理,永远不要不知好歹,也永远不要不自量力。
郑和在锡兰山国的举动震惊了沿海一线所有国家,他们无不感叹于大明国力的强大,也无不佩服郑和的决断和气量。
郑和在亚烈第一次拒绝受封的时候并没有动用任何武力,而是礼貌的从锡兰山国的国境中离开,回程的时候也只是打算路过而已,连停留的打算都没有。
然而亚烈的做法实在太过分,郑和给他这些教训也是理所应当。
这次的事件后,郑和意外的在沿途各国中得到了极高的好评,也为他之后的六次下西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郑和的努力,西洋各国于明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生活习惯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