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想不到的人(6 / 9)
”
“太后对新党排斥否?”
“我想大约会有点反感,毕竟太高出身与高曹两家有关。”
蔡确脸色变了变。
都是聪明人,不用说那么多废话的。
王巨呷着茶,心想,果如我所料。
史上蔡确之死,乃是他一心想立赵颢上位,最后贬到岭南,因天气酷热,生活贫困,年龄也高了,最终病死在岭南。
但蔡确这么逆势地去做,不是想立扶君之功,因为蔡确已经位极人臣了,没必要冒这个险,这是担心高滔滔的,一是会破坏新法,二破坏新法,就会打击新党。
可也说明了蔡确同样听到了一些内宫的消息,探知了高滔滔心态,才冒险的。毕竟赵颢年壮了,一旦为帝,高滔滔无法垂帘听政,那也就无法破坏新法了。
看来确实是如此。
不过就没有这档子事,蔡确也要贬下去。
原因同样简单,论爱护,都知道高滔滔极爱护赵颢的,正是因为如此,才发生了许多事,包括赵颢成年后,都不愿将他放出皇宫开府。
但爱赵佣吗?爱个鬼哉!
为什么强硬的扶持一个她不爱的孙子上位?
正是便于抓权也。
那么有了这个想法存在,并且赵顼的身体情况大家都清楚的,一旦赵顼倒下,必然高滔滔立即上位。
不说一朝君主一朝臣吧,蔡确是高滔滔讨厌的新党,又当了这么多年宰相,不拿下他拿下谁?
但王巨什么也不能说了,难不成咒赵顼死啊,他才不傻呢。蔡大先生,你自己儿慢慢想去。
“难怪太保要去彼岸。”
“蔡公,我去彼岸,乃是平定西夏之后,功太高,但又不甘心中年就隐退,”就算王巨平定了西夏,才四十勉强出头,因此这也是一个说法:“故我去彼岸,而且去彼岸还能对大宋有所帮助,这个我也早解释过了,并且也累了,但与其他原因无关。”
果断地就撇清楚了。
但王巨已经替蔡确做了,也就是车盖亭案的主角吴处厚,本来是老王提拨为大理寺丞的,让王巨找了一个理由,打压下去,今年春天,又找到了一条理由,生生贬到了花市担任知州。
此人去了彼岸,与小程一样,休想再回来了。
但为什么让蔡确退?
只要蔡确到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