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部分(2 / 6)
也不是79年的老山前线,不是那样的。不再是用人命去填,不再只依赖于士兵的坚韧与奉献,不仅仅是陆军军团单纯的寸土不失……那不是陆臻心目中的中国军队。
这些年来,总有无数人幸灾乐祸地指给他看:美国在阿富汗的遭遇,美国在伊拉克的遭遇,甚至美国在索马里的遭遇……他们说你看吧,人民是无法战胜的,我们的战士能吃苦,小米加步枪也一样能打倒帝国主义。
可是,陆臻一直不能理解,那种用100比1的战损比得到的胜利有什么值得夸耀?现在还自得于“小米加步枪”式的胜利,那是对后勤装备部门的无耻纵容。所谓的“我们的战士能吃苦”那是只是对士兵的赞美,却是对指挥官最大的侮辱。
陆臻曾经真心的相信过,在1993年的索马里,美军有过一次惨败,而索马里人也享受过战胜全球头号军霸的荣耀。可是后来对比过全面数据之后,他不那么想了:让别国的军队进出自己的首都,用2000多平民的牺牲,换取19具敌人的尸体,那样的结果不叫胜利,那叫……灾难。
是的,所有的人民战争都是军人的耻辱,陆臻一直相信未来要有所改变,如果别人不变,那就由我亲自动手。只为了,别再用无边的血水浸泡一场灾难,还不得不安慰自己“我们胜利了”。
下午一时许,武装直升机开始编队登陆,黑鸦鸦有如乌云压境,浩浩荡荡地掠过海面,盘旋在已经被火箭弹犁得焦黑的滩涂上。两侧舱门同时开启,狙击枪乌黑的枪口探出一点点,尼龙绳抛出,机舱里的特种兵援绳飞掠而下。他们分批机降,就地集结,清扫所有地图上标明的战略要地。机枪、震撼弹、迅捷的奔跑、精确的射击……配合空中的狙击保护,这一切的行动看起来如此流畅,如入无人之境……或者,就是无人之境。
导演部的气氛很热烈,而陆臻倒并不觉得如何激动,看多了就习惯了,都是常规训练科目,平时也练得不少,只不过在麒麟时他们一次飞三架直升机,而现在一个批次有30架。
陆臻试图在那些一瞥惊鸿的画面中寻找陈默,后来发现那的确是种妄想。那么多的直升机,那么多的人,太相似,相似的群体模糊了个体的差异让他们看起来分不出彼此。陆臻忽然想,说不定陈默现在已经‘阵亡’了,这样念头让他着实有些不舒服,他摇了摇脑袋放弃这种猜度。可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念头随之的闪现,让他生生地疼痛了一下:可能夏明朗也已经‘阵亡’了,可你也一样不会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