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愿听大总管号令(二合一)(2 / 7)
小孩子的心情比春天的脾气变的还快,谁翻脸就翻脸,“哇”的一下,大哭起来。声音洪亮,有股震耳欲聋的感觉。
罗士信赶忙将他递给平阳安慰。
郑丽琬见罗士信竟然失态了,忙道:“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孩子怎么可能忘记他的爹。”
罗士信却一脸慎重道:“没有,你说的很有道理。不成。我可不想他日回长安后,小家伙牵着平阳的手。指着我的脸问我是谁?那我哪有脸混,也对不起小家伙开口第一个字就叫爹了。半年,不就是一个高句丽,老子半年给他灭了,然后回来见我的宝贝儿子。”
看着罗士信莫名涌现的昂扬战意,平阳、郑丽琬相对苦笑。
这攻伐高句丽,不比攻伐吐谷浑。
吐谷浑位于西域门户,生活习性综合了游牧、农耕各自的优点,所占据的疆域很适合骑兵的突驰冲杀。攻取吐谷浑,自然也以骑兵为主。大唐目前不缺战马,调兵遣将,筹集粮草,只是准备了半个月便已经出发了。
李靖亲自率着大军,赶往吐谷浑。
出兵的那日,罗士信亲自送行,行前还与李靖聊了几句。对于高句丽的事情,李靖只字未提,显然对于他这个徒弟有着十足的信心。
李靖率兵离开长安之后的一个半月,罗士信方才动身:这征伐高句丽与打吐谷浑不一样。
打吐谷浑靠的是骑兵,大唐的骑将数不胜数,骑兵的素质战斗力,毫不逊于草原骑兵,这征调起来自然快很多。而海东三国不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百济都靠着大海,这攻打沿海的国家,水军是必须的。而水军向来的大唐的疲弱之处,这点亦毋庸置疑。
李唐立国靠的是骑兵步卒,李世民擒二王,将大半天下收入怀中的时候,唐朝还没有像样的水军。直到李靖帮助李孝恭稳定住了巴蜀的局面,鉴于敌我双方的情势,他上陈了攻灭萧铣的十策。李渊放手让李靖治军,李靖这才组织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舰,组织士卒练习水战。
唐朝的水军方组建起来,然而在平定萧铣、攻取辅公祏之后,水军就没有了实际的用处,渐渐空置,至今已有六年之久。
这抽调江淮军,重新组建水军,并且在洪州、饶州、江州三州,修葺战舰海船以及督造运输军粮的船舰近乎四百艘,这都是花费时间的活。
是以罗士信比李靖要晚上足足一个半月,方才动身。
罗士信领着长安募集的三万兵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