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两路大军 主帅人选(2 / 4)
,他们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就算让四国占得先机,也未必能处于劣势。毕竟大唐不是楚国,四国更不是孙武、伍子胥。用兵可没他们那么神。只要耗的他们支持不住,大唐便能够轻易取得胜利。
后者破局,以强悍的实力,打破四面围击的僵局,只要破了局,一切难题都将解决。
两个办法各有各的优点弊端。耗,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耐心耐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好处。打则简单实在,快刀斩乱麻,然而也是最危险的。不稳定是因素太多太多,万一失利将会把大唐推入一个万分危急的绝地,很有可能就走上杨广昔年的道路。
这也是保守与激进的选择。
罗士信、杜如晦率先表示了打的意思。
紧接着房玄龄这位李世民麾下的谋主,号称房谋的绝顶人物,也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智略。
“四国夹击,听起来可怖。实际上我们真正应对的只有吐谷浑、高句丽两国而已,只要攻打两国便可破局。至于百济、大和,我们可以交由新罗对付。百济、大和两国不与我大唐相邻,他们想要袭扰我大唐只能跨海而来。我们只要让新罗攻打百济,这百济实力本就逊于新罗,必不敢妄动,同时会向大和求援。而大和贪恋新罗一地,便如司马昭之心,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攻打新罗的机会。新罗国有良将,便是面对两国来袭,最多也不过是损失惨重,不至于给打灭。新罗实力的消损,对我大唐在海东三国的控制也存着点点利处。”
房玄龄轻描淡写的说着,表面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罗士信听得是叹为观止,这玩政治的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将别人卖了,还让对方给他数钱。直接将两国压力丢给了新罗,还想着新罗在实力大损之后,浑水摸鱼的尝尝鲜……虽然房玄龄说得有些婉转,但是谁听不出来这后背的意思?
长孙无忌低沉的道:“正如房相说得,四国来袭是一次考验,也许也是一次机会。吐谷浑位于西域门户,时常威胁我河西走廊安全。丝绸之路对我大唐极为重要,即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何况要发展西域,必先将西域的门户掌控在手。次之是高句丽,高句丽昔年取我中原辽东一地。他们能够肆无忌惮的从各个方向入侵我幽州,只要我们能够取胜,西可以畅通无阻的开拓西域,东也能少了后顾之忧,不用在担心大后方出现危局。”
侯君集也跟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