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初次探索(3 / 4)
没想到在这种未知的飞碟金属面前‘G’物质根本不值的一提,就好像一个三岁的孩子和一个威年人比谁的拳头硬一样可笑。
不过飞碟外壳的硬度高这点可以理解,不然试想一下,在星际飞行过程中遇到流星撞击,或者是其它不明的危险,在茫茫太空中被撞一个大洞出来那不是完蛋了?所以星际飞船绝对是硬度足够,否则没资格出来混,还是像人类一样留在母星上吃奶好了。
除了硬度外飞碟外壳金属另一个重大的特性,流动性!赵强以前在科幻片中看过一些液体机器人,那时候觉的导演想像力很丰富,液体金属可以理解,甚至赵强也能制造出类似的产品,比方说盔甲自动延伸和武器变形,这都可以说是‘G’物质的液体变化,可这种变形一定要有外部控制芯片来控制才行,否则根本没法完成。
但现在赵强却分析出飞碟外壳金属一个自主的特性,它在飞船受到损伤后会自动向此处聚集新的金属分子,直至将这个破损修补好,这是金属分子自带的意识,绝不是外部控制芯片发送的命令,如果能将更多的意识命令集成到这种金属分子中,那不是意味着一个超级的液体机器人诞生?它有自主的意识,可以随意的变换形状,不会被攻击伤害。
赵强很深度的意Y了一会儿,当然这只是联想罢了,真想制造这种液体智能机器人需要的技术相当复杂,另外赵强也不知道怎样给这种飞碟外壳金属附加命令。
除了上述两个特性这种金属还能防高温、防腐蚀,这应该也是星际航行所必需的条件,赵强不知道外部星空是怎样的,但是火星上应该经常下酸雨,如果飞船不能够防范这种腐蚀,估计没等到达目的地就在太空中漏气爆炸了,另外防高温也是重要条件之一,否则进入一个星球的大气层时磨擦产生的高温足以让飞船毁灭。而这艘飞碟外壳的防高温、防腐蚀绝不是地球上那种水平。
除了这几项外这种金属的其它特性也很多,但是并没有引起赵强过多的关注。计算了一下时间,赵强微微皱起眉头,超级生物芯片给出的估算有些误差,如今已经过去了12小时,但是分析仍然没有完成,估计这与飞碟外壳金属自动修补属性有关系,它增加了分析的难度,让赵强的能量输出也格外加剧。
把盛放烤肉的背包翻了个底朝天,赵强已经没有后备能量了,而体内的能量也降在三分之一处,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赵强果断的中止了继续分析下去,但是此时仍然未能掌握这种新金属的分子结构,所以赵强没法打开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