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出谋划策 二(2 / 4)
诗言脸红心跳低下头,这时她才觉得自己和周公之间好像没有那么遥远的距离,这以前她一直对周公怀着仰望天人般的敬仰之情。
召公见他俩如此,傻了眼,半晌嘟囔道:“这个言儿比我叫柳妹妹还肉麻,真是的……”
诗言觉得召公是自己和周公拉近距离的功臣,高兴之余,眼波流转,飞了个媚眼给召公。
正在嘟嘟囔囔的召公接到诗言的眼神,身子一抖,古铜色的脸上盈起笑容,鼓鼓的大眼睛也得意地眯起来,他挺直了脊背,认认真真开始听诗言和周公谈论国家大事。
“言儿,现在殷地的形势相信你已经听十一弟说过,人心涣散,民不聊生,虽然我们放了武庚回去,殷地遗民也欢欣鼓舞,但是毕竟武庚还没到位治理,百姓还将信将疑。如何能在武庚到来之前,就凝聚了这人心?”周公蹙起浓眉,“我们也不能就靠武庚来收回人心是吧。”
“要想收回殷民的人心,就当重用殷朝过去的官员才是啊。”诗言思索着,慢慢道来,“四哥,现在殷地可还有旧日殷朝值得百姓尊敬的官员或者贵族在?”
“关押了一些贵族在殷地,”周公回想着,“值得百姓尊敬的人?”
“比如那个剖心的比干,如他一般的人物还尚在的?”诗言提示着。
周公眼睛一亮,“有的,武庚的叔父箕子,就是如此的人物,闻听他品行高尚,曾被纣王多加迫害。
“好,好,就要这样人物,”诗言兴奋起来,“四哥要把这样有好名声的人释放了,并委任官职,你也需到被纣王迫害死的那些贤臣墓前祭拜一下,让殷地遗民知道周国是要反殷纣之道而行之,给受殷纣残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争取殷人。”
周公和召公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周公立刻道:“十一弟,你觉得我如此处理如何?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心居住,原来的耕地还要返回给他们。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回头你先于武庚到殷地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关押的贵族,让闳夭去培高比干的坟墓,并让大王下旨册封比干为王子……”
诗言静静地倾听着周公和召公商量着,这一刻的周公当真有着政治家的风范,敏感、果断、雷厉风行,而且只是根据自己的提示,他便能举一反三,迅速作出这种给人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让人刮目相看。
诗言觉得自己能出谋划策,不代表自己有多优秀,她和周公的差距就在于,周公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